7月1日,辽宁科技大学召开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培养方案专题讨论会,教务处、国际教育学院、相关学院负责人参加会议,党委常委、副校长李胜利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上,材料与冶金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就目前在建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培养方案修订情况从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等方面作了详细汇报。依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和“1+3+2”教育教学体系要求,结合学院办学实际,对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展开了深入研讨,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的优化方案。
讨论环节,李胜利与相关专业及部门负责人就毕业生就业情况、外方教师授课学时及方式、双语教材建设、“3+1”和 “4+0”的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李胜利强调中外合作办学培养方案要着力构建贯通 “语言能力 — 专业素养 — 国际视野” 的培养链条。这一链条的构建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力,使其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更好地适应国际环境和全球化的挑战。
最后,李胜利提出了三点希望和要求:一是深化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运行,一定要深入融合“1+3+2”教育教学体系,充分融入法律法规、国际贸易、企业管理、生态环境发展等方面课程,构建横纵交融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强化实践与国际化资源配套。要充分认识到国际化办学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彰显国际化特色,在课程设置、教材建设等方面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合作能力。积极拓展教学场景。构建英语学习文化长廊,为学生提供英语视听说能力培养的有效环境。三是严格对标合作办学质量规范。强调要对标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评估指标,严格外方课程占比,确保合作办学的时效性和高质量发展。
本次会议推动了辽科大中外合作办学的内涵式发展。通过建立规范化修订流程,将有效促进人才培养方案的系统性优化,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彰显校本特色的合作办学模式提供有力保障。下一步,学校将继续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原则,持续完善国际化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文/张蓉 校/张玉军 审/周卫红)